电厂收购煤矿:弱势难压强势让弱势企业去兼并强势企业,难度可想而知对于火电企业来说,“煤电联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目前,煤炭开采成本多低于200元/吨,而动力煤销售价格维持在800元/吨左右,中间环节费用很高,煤电联营后,中间费用将会大幅下降,带动火电厂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所以,火电企业希望通过对煤矿的兼并,降低发电成本。但林伯强告诉记者,电厂兼并煤炭企业遭受重重阻力。9月29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在迎峰度夏总结会议上称,“煤电联营”将被作为长期政策坚持下去,为鼓励煤电联营深入推进,在项目审核批准方面会有特殊待遇。但电厂和煤矿,到底由谁整合谁?况且,不管是火电企业收购煤炭企业,还是煤炭企业收购火电企业,都面临重重阻碍。当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本报记者表示,要真正实现“煤电联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20年,而要靠这个政策来解决眼下的煤电矛盾,很难见效,“这是回避矛盾的做法”。首先,“煤炭企业赚钱,所以强势,电厂亏钱,所以弱势,让一个弱势企业去兼并一个强势企业,难度可想而知”。第二,“在煤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煤炭市场前景被看好,所以地方政府并不情愿出售煤矿”。其举例称,山西从2008年就开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但中小煤矿的兼并主体被限定在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和一两个煤炭央企身上,发电企业就被排除在外。并且,在开矿权等煤矿经营审批手续上,地方政府也颇为谨慎。林伯强还指出,事实上,五大发电集团很早就开始涉足煤炭业务,旗下均有数量不等的煤矿企业,但“虽然动作很大,却收效甚微”。以五大电力集团为例,截至2010年底,华能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约400亿吨,产能为4772万吨;截至2009年6月,大唐共有煤炭资源储量97亿吨,产能为1300万吨/年;华电的煤炭资源储量更是高达226亿吨,产能为5000万吨;而到2010年,中电投拥有煤炭产能达7275万吨。但宋智晨告诉记者,这样的煤炭产能现在完全不能满足电厂的需求。9月29日,华电集团旗下华电国际董秘周连青告诉记者,华电国际目前的煤炭产能达到500万吨,而煤耗却高达7000-8000万吨左右,煤炭自给率在6-7%之间。今后,华电集团希望建成一个能源集团,必定会把煤炭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增加煤炭产能,3至5年内,华电集团的煤炭自给率将达到30-40%。但发电企业收购煤炭企业,却有另一重隐患。林伯强认为,虽然短期而言,煤电联营可以“不用提电价,通过煤电一体化内部消化煤价上涨的影响”,但长期来讲,效果会大打折扣,电厂可能会直接销售煤炭赚钱,而不是把煤用来发电。事实上,2009年,通过煤炭销售,中电投实现利润11.76亿元,同比增长40%,已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林伯强表示,原本启动煤电联营就是为了解决“发电不赚钱,卖煤赚钱”这个难题,如果发电企业自己销售煤炭资源,等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而政府没有办法要求“发电厂不能销售自己的煤炭资源”。